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频道>> 医学前沿>> 正文

专家称基因检测可获“生命密码” 很难测定天赋

//m.bahamastreasure.com2010-10-09 14:02:58来源:全民健康网

  基因研究刚起步 测定天赋很困难

  “一个人只要在智力上没有障碍,通过后天的训练,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大。”针对某些天赋基因的检测宣传,程京认为,要防止不当解读、轻易下结论。

  而打假专家方舟子的观点更直接,“这种检测技术在目前毫无正面价值,除了能够给相关单位带来经济价值之外。”他在博文中指出,“这些基因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我们对它们的功能还所知甚少,还未有定论”。

  此外,方舟子提出,“天赋是极为复杂的现象,并非由某一个基因决定的,涉及许多个基因彼此之间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使将来某一天所有与智能有关的基因都被发现了,也难以用来预测一个人的智能,因为一个人的智能高低深受后天因素的影响。”

  易感基因≠致病基因 后天因素影响更大

  有些人做了基因检测发现自己有某些易感基因之后,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总觉得自己以后难逃某些疾病的侵袭。对此,程京觉得大可不必。

  “易感基因跟致病基因是两码事,它只是说明携带者有一定的得病风险,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病。”程京称,这类预警检测并不是诊断,更不是致病的必然因素。因为,在疾病的产生中,后天的环境因素起的作用更大,而基因只占到发病权重的20%~30%左右。但怀疑有家族遗传病者,通过检测发现相同的易感基因后作为及早预防的参考,从饮食习惯、运动方式和心理调节等多方面的努力阻断诱发疾病的条件,确实对避免或推迟发病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没测出某些易感基因的人也不等于就从此可高枕无忧,因为目前的检测技术还不能检测出人体存在的所有风险。

  同时,环境污染、生活习惯、药物影响甚至辐射等特定因素也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着影响,同样存在着诱发疾病的风险。

  基因治疗未实现 目前仍是美好愿望

  在国内外某些基因检测公司的宣传中,一旦检测出某些“不良基因”,消费者还会被推销购买产品以进行“个性化治疗”。据《北京科技报》报道,2006年,美国政府就曾对14家基因检测公司进行调查,调查人员假扮14名不同年龄和生活习惯的消费者填写了问卷,但只提供了两个人的DNA样本,结果就有公司建议3名“消费者”购买同一种上千元的“定制”的营养添加剂以修复被受损基因,而事实上,目前还没有能修复受损基因的药品。

  不过,目前通过基因检测倒是可以指导对部分已研究成熟的常用药的安全使用。譬如,对于患上感染性疾病的人,如果通过检测弄清楚了感染源和患者的耐药性,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用药。

  但是这种意义上的“个性化治疗”虽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更有效地达到治病的目的,但与人们所想象的利用“定制”的基因药物进行的治疗仍有天壤之别,后者更多是尚未能实现的美好愿望。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