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频道>> 新闻专题>> 医改>> 正文

重庆医院预约挂号调查:实际操作存多个门槛

//m.bahamastreasure.com2009-09-18 09:48:08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 医改

  ■网上预约要先办充值卡或只能挂专家号■电话预约时间短也很难打进

  按照卫生部规定,从10月1日起,三甲医院都要推出预约挂号服务,预约可为网上和电话等形式,同时,二级医院也要逐步推行预约挂号服务。

  这项服务是否真的为患者带来了便捷?患者是否可以不用起早摸黑去医院排队,只需提前在家打个电话或者登录医院网站就可以预约挂号了?

  昨日,记者对我市已开展预约挂号服务的几家三甲医院调查发现,此项服务本是一项便民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不少门槛,市民预约专家看病依旧很难。

  反映 想预约要先办卡

  我叫杨成刚,今年58岁,綦江县新盛镇人。从今年5月开始,我后脑袋就不时发昏并一阵阵发疼,到镇卫生院和县医院看过后,依然没能解决,就想到重庆大医院来看病。

  早就听说城里大医院看病的人多,没有熟人或者提前预约,十天半月都可能见不到专家。于是,我在15号晚上就给在南坪打工的侄儿打了电话,让他帮我提前挂个号。

  昨天上午10点左右,侄儿给我打来电话,说西南医院没得电话预约挂号服务,要能到网上去预约挂号,但要先办一张啥子充值卡,只有输入卡号密码,才能进入系统挂号,我一个区县的农民,哪来的那个卡哟!

  没得办法,只有等哪天空了,我自己到西南医院去排队挂专家号,就是不晓得要排好久的轮子,想起都恼火。

  医院 预付费是防爽约

  记者昨日登录西南医院网上预约挂号系统,系统首页显示出可供预约挂号的科室和专家,但页面同时显示需要输入一卡通卡号、密码和联系电话,才能提交预约信息,否则提交的预约信息不会得到系统确认和回执。

  该院网络中心有关人士介绍,如果是初次就诊患者,必须到医院门诊办理就医的ID号并办理《公众城市一卡通》充值,且卡内余额大于挂号费用,才能实现二次就诊时网上预约挂号。

  “采取这种预付费措施,实在是出于无奈。”该人士称,医院从2003年推行预约挂号服务后,预约患者每天占门诊量的两成左右,但遗憾的是,有近三成预约挂号的患者爽约,造成专家自愿浪费。

  基于初次就诊人士无法实现网上挂号问题,该人士表示,医院正在对系统进行改造,并考虑开通电话预约,患者可通过手机拨打*120*11#进行挂号。他强调,电话预约挂号仍会实行预先扣费,即手机话费不足,同样无法实现预约。

  调查 预约门槛难逾越

  目前,我市多个三甲医院已开展预约挂号服务,其中,西南医院和大坪医院开通了网上预约,其余的医院仅开通电话预约。昨日,记者分别对重医附一院、重医附二院、儿童医院、大坪医院、新桥医院进行探访,发现预约挂号或多或少都有门槛存在。

  门槛一:电话很难打进。以重医附一院为例,其预约挂号电话是65659595,记者从上午至下午拨打10余次,电话一直是忙音,好不容易打进一次,却被告知专家号已约完。

  门槛二:电话开通时间不够长。如儿童医院,预约电话63635145开通时间只是正常上班时间,唯一的预约挂号手段在下班后无法满足患者。

  门槛三:可供预约的只有专家号。以大坪医院为例,网上预约挂号系统可供选择的医生全是专家,而这些专家号已显示“对不起,该科无号可挂”的提示。

  门槛四:可供预约的科室不全。以重医附二院为例,除了肝病可以电话预约专家外,其他科室则没有提供预约服务。

  门槛五:预约先设置前提条件。以西南医院为例,网上挂号必须具有“城市一卡通”,并保证具有在本院就医的ID号,且卡内余额大于挂号费用。

  支招 拆除门槛靠大家

  “预约挂号难的原因很多,患者‘非指定专家不看’、医院专家号源紧缺是主要原因。”市内某三甲医院门诊部负责人认为,大多患者预约挂号时,都会选择知名或顶尖专家,而专家号源每天还要分配给门诊,肯定难挂上,因此常常会发生几十甚至上百个人同抢一个号的情况。

  对此,业内人士针对目前预约挂号难题,为市民支招:

  一、初次就诊尽量别挂专家号,如果普通医师还不能解决,再考虑挂专家号。

  二、普通疾病不要到大医院,可到当地一级或二级医院就诊,避免医疗和专家资源浪费。

  三、电话预约往往难以拨通,尽量使用网上预约。

  四、区县市民看病比较好先托主城亲戚朋友预约。

  五、预约挂号后不要爽约,务必按时就诊。

  记者 王德利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医改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简称。备受关注的《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经4月6日新华社发布。新医改共分六个部分,包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