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扩张热”遭遇医改“紧箍咒”
//m.bahamastreasure.com2009-11-27 09:49:55来源:全民健康网
“该来的终归是来了!”张院长一声叹息。
这几年,在同行“扩张风”中,他所在的医院也“顺应潮流”,办起分院。但运营压力让他备感疲惫。对于广东医改方案这一严厉的措辞,他直言“政府确实应该管一管,不能放任医院各自圈地”。
近年,伴随着广州城市发展,医院刮起了“”、“向南”的扩张风。广东医疗江湖的“老大哥”―――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系统的扩张最为明显:
“百年老院”中山一院继接管黄埔区人民医院之后,又在2006年接管了原东山区人民医院以及越秀区辖下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国最早的西医院”中山二院2002年在海珠区建南院,短短几年业务量就近2亿元,初尝甜头。去年他们又与增城市政府签约,将增城市人民医院“整体移交”纳入管理。
位于繁华天河区的中山三院,把扩张步伐迈到东部新成立的萝岗区。这笔“生意”看起来很合算:由萝岗区政府投资4亿元以上,在科学城附近盖新医院、配套基础设施,再交给中山三院经营管理。新院有望在明年交付使用……
广州各大医学院校、大医院也纷纷行动,在东部、南部医疗市场“抢分一杯羹”。南方医科大学继接管邮电医院之后,还计划在萝岗盖分院;广州医学院接管了黄埔港湾医院、荔湾医院、羊城医院,准备进驻亚运村;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南沙中心医院……
业界公认“最牛”的还是广东省中医院:1997年,二沙岛分院全面竣工投入使用;2002年,广州市慈善医院建成,委托省中医院管理;同年,珠海市中医院并入;前年又在大学城建立一所分院。今天,省中医院已从蜗居老城区的一家老院,发展成为一所拥有5家三甲医院、病床总数近3000张的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医院。
在张院长看来,这是一场白热化的“暗战”,意味着医疗市场蛋糕的重新切割,“没人甘于落后”。
隐患大医院贷款18亿,负债盖大楼
在很多人看来,医院的扩张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飞快发展、群众医疗需求激增的必然产物。比起30年前医院破败不堪、缺医少药的局面,现在医院发展起来了,还是对老百姓有利的。
但有管理者严厉指出,有不少医院的扩张是盲目甚至是恶性的。
以敢言著称的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透露了一个数据:近年对全省200多家医院的调查显示,医院平均负债占总资产的23.14%,有的甚至超过300%。不少医院盲目追求豪华设备、豪华装修,负债发展。
广州医院界普遍流传的一个“最大胆版本”是:某大医院年收入只有3亿元左右,但银行贷款高达18亿元。尽管豪华大楼盖起来了,住院环境改善,病人确有增加,但还贷之路非常漫长。
廖新波坦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贷发展不失为一种融资形式。一些地方医院在竞争压力之下,为了在短期内解决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改善医疗条件,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适度负债或许能够让人接受。但不少大医院互相攀比,盲目扩张。他们比拼的不是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而是比谁的建筑豪华,比谁的检查、化验、治疗等设备高档、新款与昂贵,比谁发的奖金和补贴多。
有专家认为,“羊毛出在羊身上”,医院搞“豪华竞争”负债累累,自然要从患者身上尽快收回成本,从而乱收费成风,推波助澜地加剧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这样的负债经营,使得患者不仅在“养医”、“养人”,还在“养楼”、“养设备”!
此前,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卫生厅厅长姚志彬曾严厉批评,一些公立医院过度扩张、负债发展,“是一种错误的发展观”。
他说,广东一些大医院热衷于建大楼、买设备。一些院长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容上,成了基建负责人,忽视医疗质量管理和医德医风建设,成为医疗界一大怪现象。“这些都是浮躁的表现,医院应该坚持公益性的办院方向,把伸出去的手拿回来,放在胸口,做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