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方案未出 公立医院改革困惑起航
//m.bahamastreasure.com2010-01-19 09:49:59来源:全民健康网
每经记者 何珺 发自北京
虽然舆论聚焦已久,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至今仍“待字闺中”。
1月12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公开否认了关于该方案“搁浅”和“推迟”的说法,但坦言“这是医改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邓海华透露,方案已经由相关部门修改完毕报送国务院审定,但他并没有详解方案出台究竟“难”在何处。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说:“目前全国都已经进入公立医院改革的实施阶段,不管进展如何,都处于一个非常‘混沌’的时期。”
通过对各地的采访,《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到,对于这项声势浩大的改革,地方上在各出“高招”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惑,而“医管局模式”和“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成为多个地方政府的选择,其中,成都和深圳是两种模式的不同代表。
“医管局”模式:
“管办分离”还是 “多一个婆婆”?
2009年4月公布的新医改方案里明确提出,推进公立医院的管办分开与政事分开。作为首个开始公立医院改革的副省级城市,成都采取的是“医管局模式”。
成都市医管局局长娄进曾介绍,医管局和卫生局彼此独立,业务上前者负责医院的人财物管理,而后者只从宏观政策上予以调控。当出现社会性公共卫生问题时,卫生局代表政府向医管局“采购”医疗服务。从而真正保证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的实现。
成都市医管局媒体负责人房辉反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强调,这个于今年1月初正式“起航”的部门,目前的工作仍以调研为主,暂时并没有大动作。“因为要推进一项改革,肯定需要充分的论证,要先试点,成熟以后再推广。”他解释道。
但是,对于医管局的出现,当地医院似乎并不十分欢迎。“我不认为这有利于管办分开,反倒是以后又多了一个管事的婆婆。”成都市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将来当地所有的公立医院都可能归入医管局管理的范畴内,甚至连院长的任命都由该局负责。据悉,市政府已先期将市卫生局所属的20家医院划转给其管理。
采用“医管局模式”的并非只有成都市,不同的是,一些城市为此成立了独立的事业单位。记者从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办公室获悉,成立于一年半以前的该集团是马鞍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受市卫生局监督,负责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的投资、管理、运营。此外,早在4年多前,上海市就已组建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正局级事业单位),作为政府办医的责任主体,管理全市数十家公立医院。
近期,市场上盛传,北京市也将在卫生局内设立医管局,级别低于卫生局半格。但北京市卫生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小道消息不能信”,“并没有得到相关通知”。
虽然设立北京市医管局的传闻被否认,但记者了解到,于2005年挂牌的北京市海淀区公共服务委员会,近年来一直在管理医院、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人、财、物,而这些均原属于区卫生局和文化委的管辖范畴。从管理医院的角度来看,北京市海淀区公共服务委员会已充当了“区医管局”的角色。
对于“医管局模式”,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务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评估专家顾昕并不十分看好,顾昕指出,“医管局模式”出自香港,但是在借鉴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到两地医疗环境的不同。因为香港的公立医院完全由政府买单,而内地的公立医院是需要通过竞争来争取医保“付账”的。即使几家医院愿意联合成立集团,也应该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