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甲流疫苗副作用之谜
//m.bahamastreasure.com2009-12-03 09:07:15来源:全民健康网
11月24日,北京甲流疫苗接种放开了户籍限制,有些接种点排起了队。据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的统计信息:现在每天大概有5万人在京接种甲流疫苗。
郭林艳有些不堪重负。
这名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的医生,每天要接种400多人,除了体力透支外,还须时刻保持警惕状态。
“担心出现异常反应。”郭林艳说。
郭林艳像全国各甲流疫苗接种点的医护人员一样,已参加过甲流疫苗接种和急救的培训。而且接种点都配备急救人员和急救设备,甲流疫苗注射的上报检测系统也已准备就绪。但她仍感到心很累。
她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胸牌。牌上写着,“参加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培训,完成培训计划全部课程,经考核通过。”
“我需要让每位接种者能看见这行字。”郭林艳说,这样能给他们带来信心。
郭林艳和记者说话时,嗓子有些哑。那时才下午1点,她已登记18位接种者。
她需要不断重复,疫苗只有约万分之一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疼痛、红肿、轻度发热、头疼等,这些症状一般能在1-2天内得到缓解。无需支付费用。注射疫苗两周后才会产生抗体。
她还需要说明,甲流疫苗的作用、禁忌,并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
接种者在充分知道疫苗风险和效益后,填写知情同意书,开始接受注射。
国家疾控中心科技处处长董小平认为,注射疫苗除了对个人能起到保护外,对公众、公共卫生也有好处。
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副所长卢莉认可这种说法。
“免疫人群多了,就医的人就少了,能缓解医院的压力。”卢莉说。
北京卫生局疾控处处长赵涛说,现在接种者中老年人不多,如果重点人群的免疫接种率不能超过50%,将很难在12月中下旬流感病毒肆虐高峰到来前,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
疫苗产能存在缺口
专家表示,这是世界普遍问题,但缺口背后也反映我国的公共卫生意识不足
最近,郭林艳接到家人电话总会聊到疫苗。她说,“他们老是催我在北京快打疫苗。”
郭林艳父亲在云南某县任教,该校一共分到两支疫苗。父亲对郭林艳说,“光副校长就十几个,抢也抢不到。”
疫苗是否存在缺口,成为社会又一关注话题。
在董小平看来,甲流疫苗产能不足的现状是市场中正常的供给矛盾,也是一个全世界普遍的问题。“但与欧美国家相比,我们甲流疫苗的缺口确实要大很多。”
据他介绍,出现这种状况和我国的疫苗市场现状:我国的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不到1%,远远低于其他国家10%的平均水平,疫苗市场本身就小,相应企业也就少。
11月25日,生产出第一支甲流疫苗的北京科兴,并未出现加班加点生产的情况。
对此科兴公司称有自己的苦衷:疫苗生产有其特殊性,其需求状况比较稳定。而超出市场需求的过剩疫苗,是要被彻底焚烧销毁的。这意味着生产越多,可能带来的损失越大。
董小平把这现象归结为,我们国家的公共卫生意识不足。
“如果生产这些疫苗以前就是国家买单,那疫苗市场会比现在大,产能自然也会增长。”董小平说。
据董小平介绍,不少欧美国家民众购买疫苗时就已经包含了一定数额的保险,即使有接种反应发生,民众也无后顾之忧。
“但目前来说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这样完善的机制。”董小平说。
“更应提高全民健康”
专家黄建始认为,甲流给与我们经验,国家应把更多资源用于完善公共卫生环境
关于疫苗资源的使用,国家做了统筹安排。
“我们会根据防控形势统一协调分配疫苗。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接种疫苗。”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说。
董小平对此进行解释,目前我国甲流疫苗的接种策略是:重点人群优先接种;疫情较重、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优先接种。
“在国家资源的分配上,大量的钱不是用在全面改善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上,而是过度地投资在医学技术上,造成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老百姓的总体健康状况。”黄建始说。
黄建始觉得,此次甲流大流行,给我们国家很多经验,也希望能促进国家将资源科学合理地按国民健康的实际需求进行安排。
“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是最重要的。”黄建始说。
黄建始最近很忙,一直没空去接种点。
但他说,如果那天恰好路过接种点,他不介意打一针。“无论打了疫苗的,还是没打疫苗的,都要管理好自己的健康。这是最重要的。”